学术讲座通知
名称:毫米波太赫兹电路与器件新进展
时间:2023年6 月29日下午3:00
地点: 集美大学克立楼305
主讲人:徐开达 研究员
参加人员:海洋信息工程学院教师、研究生
欢迎广大师生参加!
摘要:目前6 GHz以下的黄金通信频段已经很难得到较宽的连续频谱。相比之下,毫米波太赫兹频段有大量未被充分利用的频谱资源。因此,毫米波太赫兹成为下一代无线通信的研究热点。高性能、小型化、高可靠性是新型无线通信电子设备和系统的基本要求,作为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硬件组成部分,毫米波/太赫兹滤波器、双(多)工器、功分器、天线等无源器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是电路与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器件,其工作性能高低直接影响着系统的整体性能。本报告主要介绍报告人近五年基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和片上集成的毫米波太赫兹电路器件等研究工作。
主讲人简介:徐开达,2009年和2015年分别于电子科技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目前为西安交通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先后在美国杜克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日本东北大学等海/境外著名高校留学工作6年。2019年8月入选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 Fellow,2020年首批西安交大“思源学者”。近5年内以一作/通讯作者共发表SCI论文100余篇,其中IEEE期刊论文52篇(包括T-MTT 6篇、T-CAS-II 3篇、T-ED 1篇,EDL 3篇、MWCL 6篇、T-AP 4篇等),9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2021、2022连续两年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2022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Google Scholar统计论文5年内被引2600余次、H因子29,担任IET Microw. Antennas Propagat.等5本国际知名期刊的副主编/编委以及4本国际刊物特刊的客座编辑。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JKW GF科技重点实验室基金等省部级项目4项以及其他横向项目10余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2项,美国专利1项。